华之梦教育e积分丨班级实行积分管理,遇到学生不在乎“分”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华之梦教育小e老师,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在班级实行积分管理的过程中,遇到学生不在乎“分”的情况,该怎么办?这也是很多老师在实行e积分初期容易遇到的问题。

遇到这类问题,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是以下哪种情况:

第一种:相当多的学生对积分不在乎

第二种:只有少数个别学生对积分不在乎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反思或者调研一下学生,具体了解一下学生不在乎积分的根本原因是以下哪一种?

其一,是否觉得积分规则不公平?

其二,是否认为奖励无吸引力?

如果不少学生认为积分规则不公平,那就需要调整积分标准,这时可以让学生帮着提建议,对班里实行的积分标准进行民主通过。全体同学共同商议,举手通过。这样,在后期的实行过程中,更容易让大家信服和认可标准的执行。

建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反馈每月至少优化1-2条积分标准,让孩子保持新鲜感。当然,也可以 引入“积分银行”概念,允许学生“借贷”积分完成任务,培养规划能力。干部在执行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公正、透明,减少争议,班主任审核把关。

针对奖励无吸引力的问题,可以充分倾听学生的建议,在“重精神,轻物质”的原则下做激励方案调整,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奖励方案:

第一,制定班级积分晋升激励方案

班级采用积分管理,想长期持续有效,就一定要有适合班情的积分晋升激励方案。如我们班级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星级优秀生评价机制,即每积满100分颁发一张星级喜报,5张喜报兑换一张优秀生奖状。

第二, 积分兑换实用物品

事先声明,物质奖励不在实物价格多少,关键在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意义,如有特色的文具、免作业券等。当然最好是调研学生共同出谋划策,准备孩子喜欢的小物件或小需求。

第三,确立“班级贡献榜”机制

我们可以在班级确立“班级贡献榜”机制,积分高者可担任活动策划者、老师助手等角色,强化责任感。积分进步明显的,也可以给予展现自我的机会。

第四,弱化竞争,强化合作

如果感受到不少同学对积分不在乎,除了上面的激励方案调整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减少个人排名,增加小组PK、战区PK和班级集体目标的激励。如全班总积分破万可组织郊游,班会课上对获胜小组和战区进行有仪式感的颁奖激励。

此举旨在弱化竞争,强化合作。很多时候,孩子可以自己不要分,但不能拖团队的后腿。人是环境动物,在这样的氛围下,以团队带动个人成长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上面分享的是针对多数同学对分不在乎的情况,接下来我们说一下如果个别孩子摆烂,完全不在乎分,怎么办?

首先还是分析具体原因:

其一,认为积分规则不公平,用消极态度表达抗议。

其二,因其长期低分积累而“破罐破摔”, 对任何激励缺乏兴趣。

针对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案进行改善:

第一种,单独谈话摸底

对这样的孩子,老师一定要先进行单独谈话,摸一下他内心的真实想法,然后对“症”处理。对内向学生,可以私下面谈表扬其进步,还可以找准机会在班级公开表扬其好的表现。 对表现欲强的性格比较外向的学生,就想办法在班级日常活动中赋予其展示的机会。

第二种,赋予其低门槛但重要的任务

为了增加他们在班级内的存在感,可以赋予这样的孩子一些低门槛但重要的任务,如任命其为需每日统计他人分数的“积分记录员”,负责班级灯具开关的“灯长”、开关空调的“空调管理员”等类似的后勤职位等。

第三种,小团体干预

弱化个体,强化团队。将这种极个别的消极学生分散到高积极性小组中,利用同伴榜样影响他们成长。对完全无所谓的特殊孩子,在小组内有可能引起其它组员的抵制,这时候可尝试“扣分豁免权”,如每周完成指定任务(如按时交作业3次),可抵消一次扣分,以此激起他对积分的兴趣和团队责任感。

当然,以上方法实施的效果需要每个老师在实践中检验,逐步引导孩子从被动服从转为主动参与。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气馁,老师的稳定心态是处理问题很重要的因素。

积分是手段而非目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到努力与成长的关系,要避免“唯分数”。 对顽固学生可暂时“冷处理”,避免因与其对抗消耗师生关系。 在实施积分的过程中,老师要始终传递给孩子“无论过去如何,现在行动就能改变”的信号,让他们对积分充分期待。

小积分,大能量。哪里有需要,哪里用积分;哪里用积分,哪里有提升。

 

华之梦    教研体系    成果分享    华之梦教育e积分丨班级实行积分管理,遇到学生不在乎“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