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梦教育e积分丨五年e积分管理实践的六点体会

大家好!我是华之梦教育的小e老师,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在实践了五年e积分管理后的六点心得体会。

 

第一点,搭建构、育干部,其实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要想使积分管理在班级有效运行,班主任能省心、轻松管理,搭建合理的班级组织架构并进行卓有成效的班干部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真正把班干部甚至全体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调动起来了,学生全员出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效率还成N倍提升,班主任就从杂事摊子里解放了。

班主任之所以忙而累,很大原因在于不信任或没有使用班干部的意识,事无巨细,样样自己处理。很多班主任遇到琐事繁多时,难免发牢骚:“甭管啥事,到了班主任这里就到底了。”咋是到底了呢?你手里有多少兵将可以指挥调遣啊!在没有使用积分管理时,班干部只干活却无“实权”,威信、威力都相对较差,时常出现管不了的情况。自从使用了积分管理,班干部不但会干、指导着干工作,更重要的是手里有评价的”实权“,给谁加分、扣分能说了算,这样再管理起来效果自然就不一样了。

班级组织架构的搭建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按需设职,分层设计,层层赋权。班干部培训的核心就是教会孩子怎样做是对的,怎样指导和评价其他学生的行为就好了。

第二点,思想引领班级文化,一定要让文化引领贯穿e积分管理全过程。

良好的班风是由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体现的。就像孩子在家是父母的影子一样,学生在校就是班主任的镜子,班主任对学生长期的思想“洗脑”和被悄然的模仿使学生言行潜移默化受到班主任的影响,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所以说,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思想引领工作,打铁先要自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浑身充满正能量的班主任带出的班级自然是整体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反之,班主任都是一副整天应付学校工作的心态,学生自然也会应付班主任的管理。

班级文化除了思想引领的内在动力,还有日常行为与教室文化的外在影响。教室是孩子的第二个家,每接手一个班级,第一件事,我一定会环顾四周,看一下如何收拾、打扮一下我们这个新家,使它变得更漂亮、更温馨,让孩子们喜欢坐在这里学习。教室文化的布置从一定侧面反映了班主任老师对班级的用心程度。

第三点,积分标准合理、易执行,积分兑现以精神激励为主,以爱为润滑剂,核心在于学生感兴趣,激励才有用。

积分标准的制定说难也不难,说不难还真是有点难。为什么呢?标准要合理、易执行。怎样才算合理?班级积分能赚到,但不要太容易赚到,得把握一个合理的分寸。既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赚分的喜悦,又要让积分值钱,珍贵,当分太毛了,孩子们就不拿分当回事了。怎样才算易执行?尽量以做到或做到什么程度,有明确标准易判断的为标准,小学里孩子小的时候怎么说都比较好接受,到了初中,尽量不用谁“更”怎么样来判断,这样的结果很难服众,反而是用做到和没做到来判断更有说服力。

积分结果的兑现,班主任各有高招,千奇百怪,有的多次公开表扬,有的发喜报、奖状、还有的发奖励吃的、用的,但作为长远来说,还是以精神激励为主,既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省事,省钱,对孩子的引领导向也是更为有利的。纳为评优选模是常用的积分兑现办法,前提是积分结果一定在班内有广泛的公信力。

第四点,积分PK,课堂PK,活学活用有趣味。

作为常态的课堂竞技PK当然需要制定规则,比如几组和几组同学比,是两两对P,还是全班群P,几号和几号同学比,怎么比?P什么?输赢标准是什么?大家约定一个固定的PK规则,演练两次后,学生就熟练了,以后只要上课PK,布置好PK内容,只需要一句“开始”学生就会立刻进入竞技学习状态,学习效率当然会成倍提升。

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根据班级实际需要临时确定PK项目和规则。比如上次月测时,由于组间两两对P差距还是很大,我临时确定了相邻名次对P的办法,效果相当好。对于考试成绩也采用了全级群P的办法,按在全级前进和后退的名次积分,非常简单、好记,且给学生考试以有形的压力和动力。

第五点,积分管理不偏“道”,才会越走越轻松,越用越幸福。

我们当初为什么选择实践积分管理,是为了什么?是个人的荣誉、领导的认可还是成绩的提升?若真的单纯只是为了这些目的而实践e积分,也一定实践不好,因为功利心太强了就容易偏道。积分管理最吸引我们的是能让孩子主动成长,让教师轻松工作,让师生更多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如果运用了积分管理后,感觉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忙,统计分都成为一种负担,老师嫌麻烦,学生对积分结果的认可度还不怎么样,这只能说明在使用积分管理过程中缺乏了一些必要的技巧甚至灵魂性的东西,只把功夫花在了表面招势和花拳绣腿上,却没有练必要的内功,所以威力不够,甚至走火入魔。对孩子发自心底的爱与责任是积分管理的灵魂,只有心怀爱意,真正有心想改善教育教学方法,想把工作做到更好的坚定信念,才能使想方设法以爱为出发点为孩子做实事,为教学管理去奉献,从而使积分管理不偏道,越走越轻松,越用越幸福。至于学习成绩的提升,领导的认可、个人的荣誉,不必去考虑,只要努力耕耘,花自盛开,那些如李老师所说“都是捎带的事儿”。

第六点,e积分管理是“活”的,活学活用,学习+实践促提升。

在实践e积分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持续学习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别人讲的再好,方法再好,如果不亲身去实践,始终是难以有真正的体验。所以,要想让e积分管理能真正助力自己的教学管理,发挥更大更好的效力,最好办法就是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提升,再实践-反思-总结-提升,不但要加入和跟上优秀的团队,还要能形成自己的实践体验和独到之处,才算真正学会一项本领。e积分是“活”的,要活学活用,不拘一格,才会时常有惊喜,有进步,有提升。

小积分,大能量。哪里有需要,哪里用积分;哪里用积分,哪里有提升。

 

华之梦    教研体系    成果分享    华之梦教育e积分丨五年e积分管理实践的六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