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梦教育e积分丨使用积分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亲身实践体验
几年前开始学习和实践华之梦e积分管理,百绕千回的积分之路猛然间找到出口。 “变罚为奖”、“多奖少罚”的教育智慧瞬间发挥威力,激活了孩子们争求上进的欲望,挣分如同“赚钱”,比比谁挣的多谁就更优秀,真的是积分标准制定到哪里,孩子们对自己的要求就提高到哪里,甚至还会做的更好。
疫情期间,孩子在家通过网络学习,老师很难对学习效果进行监管,不规律的日常生活作息和良好行为习惯更是让家长头疼。但是,运用e积分管理的方法后,晨起锻炼、按时作息,做家务等都可以挣积分,对孩子的激励作用是非常见效的。
不但在班级中使用e积分,让我的班级能轻松高效管理。在家中,我的小女儿也喜爱上了“自己挣奖卡”。
小女儿刚上了半年的幼儿园,很活泼,但不爱“学习”,尤其是老师交给的绘画涂色的任务,根本就不干。疫情期间,孩子不能如期开学,我想培养一下孩子涂色画画的耐心。
一开始时让她涂完一幅画,真的是费尽心思。一整天的时间一直盯这个事,根本就不涂。一会儿玩玩具,一会儿过家家,总之,任你威逼利诱,全然无效。
濒临无奈放弃之时,突然想起了家里存放的一些奖卡,那是班里使用e积分管理发放奖卡记分用的,一张红卡代表5分,一张黄卡代表2分,一张蓝卡代表1分。何不用这些好看的奖卡来试试呢?
孩子太小,还不懂什么是“分”。于是,我拿着几张红色的奖卡在孩子面前晃了晃,“宝贝,看,这是什么?”
小家伙抬眼看了看我手里漂亮的奖卡,瞬间感兴趣:“给我的吗?我喜欢,真好看!”
“这是奖卡,小朋友表现好了,妈妈就会奖励她。知道奖卡是干什么用的吗?”
“不知道,妈妈,给我玩一玩吧”小家伙对我手中漂亮的奖卡还是挺感兴趣的。
我一边把手里的几张奖卡递到孩子手里玩捏着,一边说:“有了奖卡,可以换看电视。”我把平时孩子喜欢看动画片的事当成了奖卡的“诱饵”。
“真的吗?妈妈,我要看动画片,给你一张奖卡。”小家伙反应够快的,瞬间要兑现。我微笑着轻轻把奖卡从孩子手里收回来,说:“宝贝,这些奖卡还不是你的,你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挣到奖卡呢?”
“咦?”小家伙忽闪着眼睛抬眼看我,显然搞不懂什么是“挣奖卡”?
我赶紧趁热打铁,“只要你给这幅画涂完颜色,妈妈就奖励你一张奖卡,你拿着卡就可以找妈妈换看半小时动画片,怎么样?”“好的!”没想到小家伙答应的特别爽快。
绘画涂色开始了,小家伙信心满满的想快速涂完,看着效率挺高的,可是涂了还不到三分之一,就不干了,“妈妈,我不想涂画了,我要玩玩具!”就这样,逃离书桌,自顾自玩去了。
“没有奖卡就不能看动画片哦,宝宝很能干的,只要涂完这幅画,妈妈就奖励一张卡,可以立刻观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呢”我继续鼓励。
宝宝不乐意了,继续玩玩具,还是不肯干。怎么办呢?这次我直接把卡放在书桌的一角上,对她说:“看到这张奖卡了吗?只要你把这幅画涂好,这张奖卡就是你的了,你可以拿着它找妈妈换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奖卡的“含金量”还是比较重的。
显然这番话对小家伙挺有吸引力,又开始坐在书桌前涂色了。这次比原来涂的效率要高一些,很快把余下的部分涂完了。第二天,如法炮制,孩子涂色、挣卡、看半小时电视。每当拿到奖卡,我会特别颁奖拍照,显的有仪式感。小家伙挣到卡根本不留存,立刻举着找我兑换。
坚持了一周多,原来一整天磨磨蹭蹭干不完的事儿,半个小时不到就干完了。每天早饭后第一件事就是“妈妈,我要涂画”,绘画涂色越来越专注,有时候我多说一句话,还会批评我“你打扰到我了,不要打扰我哟”。
小小奖卡没想到收到了这样的好效果,我再也不用苦口婆心的劝着、哄着、吓唬着让她去“学习”了,小宝贝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家庭更加和谐幸福。
我在电脑前工作,她在我旁边的书桌上涂色。娘俩静静的,看娃干活两不误!目前这个好习惯基本养成,再巩固一段时间,我想着再找一个切入点,引领孩子主动去做一些有意义的学习和锻炼。
这是我使用积分(目前是奖卡)培养孩子好习惯的亲身实践体验,希望能给同样在育儿过程中遇到“魔丸”困扰的家长们一点启发。
小积分,大能量。哪里有需要,哪里用积分;哪里用积分,哪里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