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之梦教育e积分丨提质减负增效赋能 创建和谐高效课堂

 

提质减负增效赋能 创建和谐高效课堂

——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发展纪实

 

 

如果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道难题,应该怎么做?

这道难题必须有答案,一定有答案。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以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为办学目标,坚持“崇德向善,尚和求真”的校训,明确办学定位,把“关注生命质量,奠基终生幸福”作为办学理念,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提质减负增效赋能,创建和谐高效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积极打造教育教学科研战队,成立了“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学校发展专家委员会”,由校长牵头,下设6个工作组:立德树人德育科研工作组、高效课堂建构科研工作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与管理工作组、试题研究与命制工作组以及社团活动和校本课程管理与研发工作组。“一会五组”的构建,积极推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为学校营造了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大力助推“和谐高效课堂”的全面建设。

 

“四个赋能”是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破解教育教学改革的“金钥匙”。学校依靠“四个赋能”,在实践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在活动中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课改赋能,助力高效课堂

 

课改,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和焦点,是决定课堂是否优质高效的重要一环。

 

学校采取推荐读书、教研磨课、教师赛课、名师示范课、教学质量分析会等方式,致力于“课堂教学优质化”研究,坚持向40分钟要质量,实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快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依靠学习赋能,助推教师成长。学校采取“请进来讲”和“走出去学”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并利用外部学习资源,进行线上学习。

 

高质量集体备课,改变备课方式。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方式,既提倡资源共享,又注重突出个人特色。在实践中,学校提出了“三次备课、两次反思、一次突破”(深钻教材第一次精心备课;集体备课分享经验第一次反思、第二次备课;上课后交流体会再一次反思,反思之后第三次备课;最后实现课堂教学的一次突破)的备课制度,实行“三色批注”再次备课制,以真正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携手e积分,激发学习主动性。学校引进e积分管理模式,通过奖分和扣分对学生成长过程和综合表现进行数据化,并实现及时反馈,让数据证明孩子的优秀。e积分PK教学法——把竞技PK引入课堂,让孩子像玩游戏一样高效学习,以PK竞技的方式,全方位激励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为孩子学习与成长注入强大动力,实现让孩子主动学习和成长的目标。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助力高效课堂的打造。e积分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教师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变得更轻松。

 

作业赋能,提质减负增效

 

加强作业管理,实施分层作业,调整作业量。全校上下统一协调各科的作业量,科学控制学生作业总量(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90分钟),且大部分作业能在学校完成。以此减少重复性机械操练、死记硬背、东拼西凑及惩罚性作业,改善作业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业设计减负不减质,减负不减乐。学科组汇聚集体智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书面作业分层布置,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层级作业。关注学习思维,渗透学科素养,使学生在乐做、会做、巧做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制作包含春节习俗、手抄报制作、观影打卡、劳动实践4大项内容的《寒假德育作业手册》,开展系列德育活动,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关注细节,狠抓落实。在师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活动赋能,张扬青春风采

 

多彩德育活动,绘就成长底色。学校秉承“崇德向善,尚和求真”的校训,以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培养目标,为学生成人负责,为学生成才奠基。深化课程改革,坚持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给学生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发展平台,引导未成年人向上向善,绘就多彩的成长底色。党史知识竞赛、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励志演讲、劳动体验生活……一系列德育活动的开展,造就了“灵气、雅气、大气”的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学子;循序渐进的课程结构成就了“知恩、明礼、有识”的栋梁之材。

丰富社团活动,彰显鲜明个性。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成立了美术、书法、音乐、体育、演讲与写作、中华经典诵读、创客等十多个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供学生选择。

 

学校按照国家课程要求开足体育课,每天阳光活动一小时,体育课、阳光大课间、体育社团活动、运动会、拔河比赛、跳绳比赛、武术操、课桌操、跳绳操,各项体育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既强身健体又释放了学习压力。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多个体育活动社团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培养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意志毅力,为学生打好身体的底子。

学校成立艺术教研中心,开足开全音乐美术课程,开设合唱、舞蹈、绘画、 制作、书法等社团,做到时间保证、活动内容保证、质量保证,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艺术气质。

 

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如经典诵读、诗词大会、名著人物推介会,美术社团开展剪纸、脸谱绘画、民俗扎染蜡染等活动,并运用新媒体录制剪纸视频。

 

学校开展经典诵读这项活动已持续十余年,每学期开展一次,全体同学参与,诵读内容涵盖《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篇目。

学校成立“阳光小屋”心理咨询室,具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教师担任心理辅导教师,开展主题班会、手抄报、专题讲座、阳光少年评选等活动,并联手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在学校开展心理普测和心理问卷调查。

 

家校赋能,发挥协同功能

 

“双减”新政实施后,学校要保持“成才”质量不降的态势,除了目光向内求变之外,还要坚持目光向外,汇聚家庭教育的正向力量。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成立“家长学校”,建立了班级、年级部、学校多层次的家长委员会,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家校沟通机制,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

该校定期推送《不输在家庭教育上》等共读书目,让父母学习科学育儿方法;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读书沙龙活动,让家长们学习育儿知识;集合学校优秀教师录制家庭教育书籍音频,定期向家长推送,让家长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教育能力。

 

“四个赋能”的举措,为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校2021年12月23日成功举办聊城市教育教学围观活动,赢得了200余名围观领导和老师的一致称赞;2021年12月,学校推荐的30幅学生作品全部入选第二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书画集体展示迎冬奥主题特展活动,其中4幅优秀作品作为见证冬奥的礼物赠送给了各国参赛选手,省、市、县三级共11家媒体对学校这一活动进行了报道;2022年4月在山东省第七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中,学校表演的合唱节目《中国有我》《渔光曲》获中学组三等奖;2022年5月,学校德育工作方案《以德启智,德智并举》被评为省级优秀方案;2022年5月,学校申报的“提质减负增效赋能,创建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成果获市级一等奖;2022年6月,在阳谷县“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经典诵读大赛中,学校包揽全县中学组第一名和第二名;2022年6月,学校党支部获得阳谷县“发现榜样”活动榜样党组织荣誉称号;2022年7月,学校获2021—2022年度阳谷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7月获聊城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22年8月校本课程“两河文化,英雄故里——爱我家乡”获山东省校本课程优秀案例;2022年8月“‘魅力水城’强手棋棋盘设计”获山东省优秀项目化作业设计案例。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当前,教育发展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阳谷县第一初级中学将继续以党建为统领,凝聚全体教职工智慧,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华之梦    新闻动态    动态要闻    华之梦教育e积分丨提质减负增效赋能 创建和谐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