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e积分使用总结反思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合理分组
1.初一尽量把每一个同学都划分到小组中

2.初二下学期按两个序列进行分组
经过一年半的时间,进入初二下学期就像大浪淘沙一样,不想学习的也不再遮遮掩掩了。第一序列36个人按初一分组模式划分为9个组;第二序列2个组。量化考核时第二序列的2个组重点看课堂纪律、常规纪律、奖励的分。在班务承包尤其是楼外卫生区的承包上,第二序列的2个组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初三下学期集中优势力量优化学习环境

二、正确引导学生对待积分的态度
1.优秀生——关注成绩
优秀生往往身兼数职,组长、班干部、课代表。积分的管理和记录主要依靠他们,对他们要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指导。不仅要指导他们如何学习、管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理解各项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给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小组管理、积分奖励让稳定班级纪律、提升学习氛围,最终受益最大的应该是优秀生。让他们认同这些观点以后,可以避免优秀生在积分的事情上过于和其他同学斤斤计较,引导他们把对积分争夺的焦点放在单元测试和月考成绩上。同时,也有利于把优秀生同化成自己管理班级的左膀右臂。
2.中等生——关注成绩和课堂表现
我一般比较关注优秀生和后进生,对于中等生强化总体要求,利用组长帮扶和积分奖励,促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向优秀生看齐。
3.后进生——关注纪律和奖励
仅仅是成绩差的不算真正的后进生,一部分成绩还可以但不遵守纪律的同学也很让人头疼。我感觉优秀生都差不多,后进生却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一味的训斥和请家长很多时候并不见效,和他们谈学习更适得其反。他们天性爱玩、喜欢无拘无束,不如投其所好反向管理。比如,他们喜欢承包楼外卫生区,可以逃避6点40到7点10分的早读,对他们来说这段自由时光是非常珍贵的,到了初三上学期,他们几个甚至不要积分奖励也愿意早晨出去打扫卫生。我也就可以在此处设置管理点,和他们约定如果常规纪律出现扣分,就取消承包卫生区的资格,6点40必须在教室由我盯着上早读。体育、美术、音乐、微机对他们来说是好课,但如果出现违纪扣分,由我陪同利用这些课在教室写“违纪心理活动说明书”。为了早晨打扫卫生区的自由时光和他们的好课,不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一般不会出现违纪捣乱的情况。
三、积分管理
1.日常学习及常规积分


2.教学积分
(1)考试成绩积分
全级名次加分
全级前5名的+15;全级前10名的+13;前20名的+12;前30名的+11;前40名的+10;前50名的+9;前60名的+8;前70名的+7;前80名的+6;前90名的+5;前100名的+4;前110名的+3;前120名的+2
B.进步加分
前10名每进步1个名次+1;前50名每进步1个名次+0.5;前120名每进步1个名次+0.2;120名以后每进步1个名次+0.1
成绩扣分项
每退步10个名次扣1分
(2)课堂表现积分
我们在课堂进行加分、扣分时最担心的是出现小组不平衡的状况,如果刻意追求平衡又太耽误时间。为此,我一般按以下规则加减分:
A.对于有足够复习时间应知应会的问题,答对了不加分,答错了扣分。一般每节课的开头和结尾各提问一次。
B.对于课下或周末布置的习题,为了避免学生应付,一般挑选每组一题的量由小组讲解,事先不告诉具体题目。D同学讲解+4,C同学讲解+3,B同学讲解+2,A.同学讲解+1,同组同学有一次补充机会,如果讲错,由其他组的同学抢答讲解,并加相应的分数。
(3)作业积分
A同学不完成作业扣4分,B同学不完成作业扣3分,C同学不完成作业扣2分,D同学不完成作业扣1分。如果A同学扣的太少,他们会不在乎,如果CD同学扣的太多,他们会彻底放弃。
3、 奖励积分
A.帮扶加分——小组AB同学分别和CD同学结对帮扶;被帮扶同学在全年级每前进1个名次,帮扶同学+0.02
B.班务承包加分
卫生区
黑板
讲桌
扫地、桶
拖地、擦门窗墙裙 学习组长
纪律组长
课代表
值日班长
值周班主任
班级点名
从初二下学期开始,为了保证早读前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背诵地理和生物,楼外卫生区不再由小组承担,而是实行积分承包。政策一公布,赵浩辰和张子傲立即就抢了,他俩又招揽了四五个放弃学习的男生。他们除了想要积分,也想要在外边打扫卫生的20多分钟自由时间。
四、积分记录方式
1.课代表记录学科积分
2.组长协调组员交叉记录各组的学习、纪律、行为、卫生等方面的积分
3.每天组长将所记录小组的总分写在后黑板的“日积分量化表”上

4.积分协调

五、积分应用
1.小组座次
2.评优
3.e积分抽奖